婺源毛尖按發酵程度,婺源毛尖屬于綠茶(不發酵茶類)。按綠茶制作工藝,婺源毛尖屬于半烘炒綠茶。按綠茶外形特征,婺源毛尖屬于曲條形綠茶。
1959年在全國農業展覽會上,商業部評定該茶為“世界茶葉珍品”;1982年被評為全國名茶;1986年和1990年由商業部召開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,由婺源茶廠生產的江山牌茗眉又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國名茶。
婺源毛尖按發酵程度,婺源毛尖屬于綠茶(不發酵茶類)。按綠茶制作工藝,婺源毛尖屬于半烘炒綠茶。按綠茶外形特征,婺源毛尖屬于曲條形綠茶。
1959年在全國農業展覽會上,商業部評定該茶為“世界茶葉珍品”;1982年被評為全國名茶;1986年和1990年由商業部召開的全國名茶評比會上,由婺源茶廠生產的江山牌茗眉又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國名茶。
婺源毛尖產自于江西省東北部的婺源縣,這里處于浙晥贛三省交界,婺源1934年以前屬于安徽省。婺源毛尖以婺源高山早春茶芽為原料精制而成,屬綠茶中的精品茶類,茶葉品質優異,深得消費者和茶友的喜愛。下面為您講解婺源毛尖八大功效。
1、婺源毛尖抗茵消炎功效:婺源毛尖具有收斂、抗茵、消炎等作用,能預防腸道傳染病。
婺源毛尖茶在儲存方面有很多方法和存儲過程中值得注意的事項,下面介紹婺源毛尖茶的儲存及儲存注意事項。
婺源毛尖茶的儲存方法
一、瓦罐儲茶法
此法古代就有.明人馮夢禎《快雪堂漫錄》云:“實茶大甕,底置箬,封固倒放,則過夏不黃,以其氣不外泄也?!?a href="http://www.fei-li.net/" target="_blank">茶葉含水量不能超過6%.可用生石灰除濕.具體操作方法同石灰塊保存法。
二、罐藏法
容器選用裝糕點或者其他食品的金屬聽、箱、罐、盒,或鐵或鋁或紙或紙品,或方或圓或扁或不規則性.重要的是茶要干燥,袋口封好.此法簡便,取同方便。
三、塑料袋貯茶法
選用密度高、高壓、厚實、強度好、無異味的食品包裝袋.茶葉可以事先用較柔軟的凈紙包好,然后置于食品袋內,封口即成。
四、熱水瓶貯茶法
可用保溫不佳而廢棄的熱水瓶,內充干燥的婺源毛尖,蓋好瓶塞,用蠟封口。
五、冰箱保存法
婺源毛尖裝入密度高、高壓、厚實、強度好、無異味的食品包裝袋,然后置于冰箱冷凍室或者冷藏室.此法保存時間長、效果好,但袋口一定封牢,封嚴實,否則會回潮或者串味,反而有損婺源毛尖茶葉的品質。
一、忌潮濕
婺源毛尖茶葉是一種疏松多孔的親水物質,因此具有很強的吸濕還潮性。存放婺源毛尖時,相對濕度在60%較為適宜,超過70%就會因吸潮而發生霉斑,進而酸化變質。
二、忌高溫
婺源毛尖茶葉最佳保存溫度為0-5℃。溫度過高茶葉中的氨基酸、糖類、維生素和芳香性物質則會被分解破壞,使質量、香氣、滋味都有所降低。
三、忌陽光
陽光會促進婺源毛尖茶葉色素及酯類物質的氧化,能將葉綠素分解成為脫鎂葉綠素。婺源毛尖茶葉貯存在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袋中,受日光照射后,其內在物質會起化學反應,使婺源毛尖茶葉品質變壞。
四、忌氧氣
婺源毛尖茶葉中的葉綠素、醛類、酯類、維生素C等易與空氣中的氧結合,氧化后的婺源毛尖茶葉會使婺源毛尖茶葉湯色變紅、變深,使營養價值大大降低。
五、忌異味
婺源毛尖茶葉中含有高分子棕櫚酶和萜稀類化合物。這類物質生性活波極不穩定,能夠廣吸異味。因此,茶葉與有異味的物品混放貯存時,就會吸收異味而且無法去除。
婺源毛尖以婺源高山早春茶芽為原料精制而成。其外形細嫩,芽肥壯,勻齊,有鋒毫,葉呈金黃色,色澤嫩綠油潤,香氣清鮮,水色清澈,杏黃、明亮,味醇厚、回甘,葉底芽葉成朵,厚實鮮艷。
婺源毛尖的沖泡按三分茶七分水或四分茶六分水比例,毛尖適合中投,先把水倒至三分之一滿,放入茶葉,再輕輕搖動杯子,讓茶能夠濕潤并充分舒展,最后注入后七分水。
婺源毛尖沖泡步驟如下:
婺源毛尖以婺源高山早春茶芽為原料精制而成,屬綠茶中的精品茶類,茶葉品質優異,深得消費者和茶友的喜愛。下面帶您學習關于婺源毛尖的七大茶葉知識。
一、婺源毛尖是什么茶
按發酵程度,婺源毛尖屬于綠茶(不發酵茶類)。
按綠茶制作工藝,婺源毛尖屬于半烘炒綠茶。
按綠茶外形特征,婺源毛尖屬于曲條形綠茶。
二、婺源毛尖的歷史起源
婺源產茶始于漢晉,至唐代,茶圣陸羽《茶經》中有記載“歙州茶生婺源山谷”,足以見唐代時的婺源已是著名的茶區,至宋代,“婺源謝源茶”躋身當時全國六大名茶行列。明代時,婺源茶因其優異品質成為當時的朝廷貢茶。自清代康熙年間“海禁”廢除以后,婺源綠茶開始外銷并盛極一時,成為了海外市場上優質綠茶的代表。1958年,婺源茶技人員根據傳統綠茶特點,改革技術,創造出優質名茶新品---婺源毛尖,列入全國名茶行列。
三、婺源毛尖的產地在哪里
婺源毛尖產自于江西省東北部的婺源縣,這里處于浙晥贛三省交界,婺源1934年以前屬于安徽省。婺源處于北緯28度-32度的“綠茶金三角”地帶,茶園分布在海拔幾十米到海拔千米不等的區域。這里屬于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,氣候溫和,雨量充沛,云霧繚繞,晝夜溫差大,年平均溫度16.7度,年平均降雨量1821毫米,相對濕度83%,土壤多為紅壤、黃紅壤,PH在4.5-6.5之間,是絕佳的名優茶生長環境。
四、婺源毛尖茶樹品種
婺源毛尖茶樹品種主要為國家級良種“上梅州種”,還有鄣科1號、上溪早、婺源群體種1號、2號,以及從外省引進的福鼎大白茶、福鼎大毫茶等。
五、婺源毛尖采制工藝
1、采摘
一般在3月下旬開采,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。
2、制作
攤青---殺青---揉捻---烘坯---鍋炒---復烘
六,婺源毛尖的品質特征
外形條索緊結,色澤翠綠鮮潤,芽壯多毫,湯色清澈明亮,香味鮮濃持久,滋味鮮爽回甘,葉底嫩綠明亮。
七、婺源毛尖的沖泡方法
潔凈的玻璃杯或者蓋碗杯,85度左右的開水,玻璃杯用上投法或者中投法,蓋碗杯則將杯身燙熱,置茶輕搖先聞干香,然后再沖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