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鼎白茶按鮮葉形態可分為白毫銀針、白牡丹、貢眉、壽眉,是福建省福鼎市特產,品質風格各有特色,皆有保健養生的作用,是健康的茶飲。那么,福鼎白茶有哪些產地呢?下面一起來了解看看。
福鼎白茶有哪些產地
福鼎市,是福建省寧德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。位于福建省東北部,東南瀕東海,東北接浙江省蒼南縣,西北鄰浙江省泰順縣,西接柘榮縣,南連霞浦縣。陸地面積1461.7平方公里。
其產茶的主要鄉鎮有:點頭鎮;白琳鎮;潘溪鎮;管陽鎮;貫嶺鎮;太姥山鎮;前岐鎮;佳陽鄉。各個產區各有特點,以高山茶為代表的點頭、潘溪、管陽。以平地茶為代表的前岐、佳陽。
福鼎屬于丘陵地帶高山平地自然分的不是那么清楚,然福鼎境內所有的茶青經由點頭茶葉市場銷往各大茶廠制作加工,于是春茶時期,市場上分成荒野茶區,常規銀針區,常規牡丹區,白茶土茶區。四個茶區的分開使得各個茶企能更好的針對性加工。
福鼎白茶產地環境
福鼎市位于福建省東北部,地處閩浙交界的東海之濱。地理坐標介于北緯26°52′~27°26′,東經119°55′~120°43′之間。地勢是西北高,東南低,地勢呈東北、西北、西南向中部和東南沿海波狀傾斜。除濱海一帶有少數的低山、平地外,大多海拔在500-800米,乃至1000米以上。東西寬79.3公里,南北長57.4公里,海岸線長;陸地面積1461.7平方公里,海域面積14959.7平方公里,山丘地約占陸地總面積的91%,盆谷平原約占9%。
氣候條件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海洋性氣候特征明顯,年平均溫度18.5℃,年降雨量1669.5毫米,年相對濕度80%,山區平均無霜期228天。土壤有紅壤、黃壤、紫色土和沖積土,PH值在4-6.3之間,普遍在5.0左右,質地為壤粘土,有機質含量高達1.58-2.33%。域內除沿海地帶的土質,大部分的土壤適合茶樹生長。
福鼎白茶生產情況
2007年,福鼎市政府搭臺唱響“福鼎白茶”品牌戲,許多茶企把白茶市場紛紛把目光盯向國內市場,大批茶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,加快白茶的發展。2014年,福鼎市生產白茶的企業有幾百家,使白茶產量逐年增長。
2015年,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,福鼎白茶公用品牌價值31.41億元,名列全國第五,連續六年進入品牌十強。9月,福鼎民間茶組織“華茶號”公益茶友會發起“茶眾籌平臺”,以眾籌模式實現低風險創業,為茶友提供一個資源共享、合作共贏平臺。經由茶眾籌平臺推薦而達成的各大茶類銷售額達1230萬元。福鼎市的白茶產量1.04萬噸,同比14年增長33%,涉茶總產值29億元。
白茶的產量一直受氣侯和場地的制約,年生產量不上千噸。1962年,福鼎白琳茶廠王奕森等茶技師們,研制室內熱風萎凋制作白茶,茶葉在室內人工萎凋方式,使白茶生產不受天氣影響,產量有所增加;但白茶一直專門外貿出口創匯,以致于國內許多人都不認識福鼎生產的白茶。
福鼎白茶歷史淵源
唐代陸羽著的《茶經》引用隋代的《永嘉圖經》:“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”。據陳椽、張天福等茶業專家考證,白茶山就是太姥山。說明早在隋唐,白茶就已出現。
2009年考古工作者在宋代呂氏家族墓的發掘中,發現了銅質渣斗里有30多枚極品白茶芽頭,據專家推斷,這些距今1000多年前的茶葉來源于福建福鼎。
明代田藝蘅《煮泉小品》中記載:“茶者以火作者為次,生曬者為上,亦近自然,且斷火氣耳。況作人手器不潔,火候失宜,皆能損其香色也。生曬茶淪于甌中,則旗槍舒暢,清翠鮮明,尤為可愛?!碧锼囖克龅?,正是白毫銀針的制法——生曬,制作禁忌不用手直接接觸茶葉,制作的功力不足茶葉的香氣就會受損,白毫銀針泡在甌中,條條銀針直立,湯色鮮明。
明末清初周亮工蒞臨太姥山,為福鼎大白茶母茶樹題詩:“太姥山高綠雪芽,洞天新泛海天槎。茗禪過嶺全平等,義酒還教伴義茶?!爆F鴻雪洞中留有摩崖石刻。
清代民國時期,白茶作為高端茶葉出口歐美,英國貴族階層泡紅茶時放入幾根白毫銀針,顯示其珍貴。1938年,點頭鎮龍田人李得光成立福鼎白茶合作社,茶農可直接向聯社所轄的村社交茶、領款有民國時期李得光向茶農收購茶青的字據為證。
國外的科研機構早就對白茶的保健功效進行研究。原全國政協委員、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原主任駱少君研究員說:福鼎白茶是“墻內開花墻外香”一族。原福建省茶葉協會秘書長陳金水說:晚清以來,北京同仁堂每年購50斤陳年白茶用以配藥。在計劃經濟的時候,國家每年都要向福建省茶葉部門調撥白茶給國家醫藥總公司做藥引(配伍),配制成非常高級的藥。
進入21世紀,白茶得到英國凱特王妃的喜好,2009年英國王子世紀婚禮的結婚紀念茶就是用福鼎白茶配制而成。